当前位置:
【清云智慧纪监】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文二维码助力精准监督落细落实
来源:纪检杂志 | 作者:符缨琦 | 发布时间: 2021-02-16 | 178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0年6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0年第12期出版刊文二维码助力精准监督落细落实。这是临洮县纪委在后地湾村帮扶过程中,了解群众所求所盼,积累了大量的群众工作经验和方法,不断做实基层监督工作,以破解“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里这个点”监督难题为突破口,创新性地运用大数据思维,信息化手段开发的“码上监督”智能平台。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文二维码助力精准监督落细落实


2020年6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0年第12期出版刊文二维码助力精准监督落细落实。这是临洮县纪委在后地湾村帮扶过程中,了解群众所求所盼,积累了大量的群众工作经验和方法,不断做实基层监督工作,以破解“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里这个点”监督难题为突破口,创新性地运用大数据思维,信息化手段开发的“码上监督”智能平台。



全文如下,“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知道村里怎么落实脱贫政策和资金,村里的事儿找谁办,发现问题怎么在线留言……”临洮县太石镇公布的二维码,赢得了村民点赞。


今年5月5日,一条举报信息通过扫码推送到临洮县纪委监委监督平台:“张家岭村的支书和主任根本没有严审申报人资格,村里2户人有车、有房,却申报了产业奖补,还把钱领到手里了,有猫腻!”


这是推行小微权力“码上监督”二维码后,收到的第一条线上举报。


接到举报第二天,太石镇纪委就核查清楚举报信的来龙去脉,及时追回违规发放的资金1407元。张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受到诫勉谈话、告诫约谈,3名驻村镇干部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批评。


看到这样的处置结果,举报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前几天驻村干部来家里宣传‘小微权力二维码’,我试着扫了扫,对照清单感觉村干部没有尽好责,就在线举报了。想不到处理速度这么快,感觉政府特别值得信赖,心里就踏实了。”


针对村级权力运行监督难、监督内容不清楚、监督手段有限等问题,盯紧村级关键人员、权力事项、重点任务、制度漏洞、问题特点,通过清单式明权、明责、明事、明法,在建立村级“监督对象、监督权力、监督任务、监督问题、监督方法、监督整改”六张清单基础上,临洮县纪委监委探索搭建“小微权力”线上监督平台。


在乡镇党委和职能部门的共同指导下,各村围绕“谁来办理、怎么办理、谁监督、办结时间、需提供什么资料”等方面,对照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等三类权力,明确每项权力的法定依据、执行主体、运行界限、程序步骤、办理时限和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等内容,逐项确定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并整合到“小微权力二维码”。目前,临洮县18个乡镇和323个行政村、12个社区都上线了“小微权力二维码”,实现了村级小微权力一村一码“码上监督”。




“码上监督”主要功能特点:


操作简便适用。“码上监督”是一款小程序,对手机配置要求低,免注册、免下载,扫码即用、打开即用。


面向群众做实做细了公开公示。“村里的权怎么用”全面梳理村级小微权力列出清单,“我的村我监督”公布了重点监督对象的职务、职责、联系电话、“小黑板”最新政策信息、向群众公开公示。“三资公开*项目公开”及时公开村级资产、资源、资金、项目的管理、使用及进展情况,增强了透明度。


很好地处理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一直以来市县纪委始终坚持把“权力即监督、服务即监督、享受即监督”的理念贯穿到“码上监督”全过程。“我的事情怎么办”公开办事流程图,链接的“惠农惠民资金监管网”公开惠农惠民政策资金,使群众明白了自己的事怎么办,钱领了多少,实现了让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在“有话对他(她)说”中,群众与干部可用电话”“一键直拨”互动交流、咨询政策、解决问题,对干部的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也可对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举报。干部通过与群众互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实现了线上反映问题与线下解决问题的无缝对接。群众对村里的意见建议可通过“村里需要整改的”进行反映,县乡纪委实时关注,通过系统提醒、电话提醒、发函督办等方式督促整改落实,公布整改结果,供群众监督,并收集群众的满意度评价。群众对干部个人的留言,系统在10分钟内短信提醒,督促干部及时回应。


 推动了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有效衔接。后台置入大量算法,强化大数据分析运用,对分析出的各单位问题平台自动推送给党组织、一把手;纪检监察机关依据群众评价积累生成的红、黄“两线干部”,建议相关党组织进行提醒或批评教育,为各级党组织强化干部管理提供参考。平合按照不同层级设置看板,给单位“一把手”提供组织管理模块,“一把手”随时掌握群众对本单位整体评价,每个干部评价和及映的问题,精准研判本单位群众口碑,推动落实政治责任、主体责任。


 促进了有形覆盖与有效监督的统一。平台覆盖全县64个县直单位、18个乡镇、335个村(社区),已发展的12万个用户已成为监督探头,并持续呈扩大态势,群众参与监督和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码上监督运行一年来解决群众性问题2100多个,比近三年来村监会主任发挥监督作用解决的问题还要多,而且成本低,真正解决了农村“熟人社会”监督难的问题。

 

采访札记:


定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形交错,经雨水长期冲刷侵蚀而山川破碎。临洮县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是定西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清朝左宗棠写下“陇中苦瘠甲天下”。


5月中旬,记者跟随甘肃省纪委宣传部一行,从兰海高速临洮县太石出口,经国道212线转临洮县太石镇168线,前往后地湾村采访脱贫监督实效。


近20公里的乡道盘山而建,多达百来个转弯,行程1个多小时,海拔攀升到2700多米,道路两旁的植被点缀马啣山的沟壑旱地,这一条承载着脱贫希望的新修道路,如彩练般在旖旎如画的山水之间延伸,让我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伟大情怀与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


沿着平整的柏油路进村,放眼望去,村委会办公楼、篮球架、太阳能路灯、文化舞台等一应俱全,每家门前的小路都由花砖和鹅卵石铺就,户户门前悬挂家风家训和廉洁楹联。村史馆内摆设的大通炕、老物件,无声诉说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产业、旅游致富新引擎”的今昔巨变。68岁的农民张自卿告诉记者,如今吃穿不愁,住房有改善,看病有保障,孩子有学上,家里通了自来水,地里有百合,家庭收入不错。他和村民日子好着哩,从心底里感谢党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