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行业洞察】国家审计服务之“问易”知识服务
来源: | 作者:大山科技 | 发布时间: 2024-07-01 | 488 次浏览 | 分享到:
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职业判断需要依据大量的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等,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不同业务的业务知识。

2023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强调,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要把督促审计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要严肃问责。



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各地审计机关把审计整改作为全局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一把手”领导、分管领导主抓、业务科室配合的审计整改监督工作体系。建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清单,列明问题事实、整改要求、整改状态等,对问题清单进行“挂销号”闭环管理。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定期组织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设审计整改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审计整改全流程的管理,对审计整改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成效。


实际上,相比审计整改的下半篇来说,揭示问题的上半篇,更是审计组每位成员面临的难点。揭示问题的上半篇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计就是需要发现问题。审计机关通过对审计对象的业务、财务等方面的检查审核,找出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第二、需要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需要提供问题整改建议。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需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整改建议。第四、需要通过问题提升效益。通过揭示问题,促使审计对象改进管理、优化制度、提高效益。最终达到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依据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独立实施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是审计机关的责任。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职业判断需要依据大量的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等,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不同业务的业务知识。可见,审计业务的典型特征是知识的高度密集,知识是审计业务执行,也是审计业务信息化的关键要素。审计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首先要进行审计业务知识的数字化及业务经验总结为知识的数字化。


再来看看国家审计机关的用人需求。一是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协助本单位开展日常审计工作,完成 《宪法》《审计法》赋予的神圣职责,做好上级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各类审计事项。二是要加强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招聘高素质审计人员,快速给予其审计行业相关专业培训,让审计人才与新时代审计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三是推进本单位数字化审计业务,主动适应新时代下各行各业业务数字化后的电子数据审计能力要求。


在此背景下,大山科技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面向审计人员的服务模式,即“问易”审计知识服务。



近年来,大山科技在为各地审计机关的提供审计数据服务的过程中,坚持把研究作为破解审计工作发展难题的“金钥匙”,秉持着“明确方向、做实研究、提升质效、科学规划”的十六字方针,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数据服务为至高追求,助力审计高质量发展。知识服务平台“问易”的研发正是大山科技践行“研究型审计”理念的有力举措。


大山“问易”是为审计人员提供审计知识服务的平台。以问答的方式,快速为审计人员提供审计问题、对应法规、定性依据、处罚依据、审计思路、审计模型、审计案例、审计对象等知识内容。问易知识服务是基于审计业务知识图谱,秉承用户“因问而简”的理念,通过提问的方式,检索获取系统的审计业务知识,从而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形成知识、问题、研究的脉络,“因易而生”,直击审计过程难点,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开展审计工作。


数据智能服务,释放数据价值!是大山的使命,做一家好的数据智能服务公司是大山人持续追求的目标愿景!公司致力于以行业数据服务专家为基石,以数据智能工具创新为手段,深耕行业数据服务的痛点,实现让客户工作更简单的使命价值。目前公司已成功为审计、纪委、大数据局、财税等行业的上百家客户提供了数据清洗治理、数据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控制、数据标准化咨询设计等数据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