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是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狠抓贯彻落实的务实举措、增强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锤炼过硬作风的关键手段、提高工作效能的有效方式,目的就是要动员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能力为先、执行为要、效能为王,铆足劲、拉满弓干事创业,转作风、抓落实推动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审计工作是我国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强化经济监督,发展社会事业的基本手段。新时代,使用大数据审计能够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使“大海捞针”变为“重点撒网”,审计的深度、广度和精度得以实现新的拓展,不仅丰富审计监督作为免疫系统的内涵,而且提升了审计服务宏观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大山科技作为政府专业的审计数据服务知名供应商,梳理了一套大数据助力审计业务的“三抓三促”方案。
1、在学习上下苦功。
(1)审计人员依据自身专业优势,合理投入现场审计分组工作。大数据审计项目的团队成员组建可分为数据分析组和业务审计组:数据分析组负责项目的电子数据的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业务主审负责项目业务方面的审计。业务审计组和数据分析组进行配合,共同完成审计工作。
(2)审计人员要构建研究型审计思维,对于大数据审计分析方法多学多用。如利用关联分析法,对政府采购入围企业信息和社保缴纳信息关联分析,筛选出入围的供应商未缴纳社保疑点数据;如利用对比分析法,对困难救助使用未列为困难人员信息和困难救助发放信息对比,筛选出不是困难人员领取了困难补助的疑点信息;如利用多维分析方法,对财政指标从总指标到科室指标,再到单位指标,层级下探,从而查找出分解过程中未完全下达的指标和未按时下达的指标。此外,数据分析方法还可通过数据挖掘进行深入分析,运用聚类、分类、回归等分析方法,完成项目审计。
2、在执行上铆足劲。
(1)立足顶层设计,完善审计的执行计划。项目开展前,准备工作要从制度、数据、环境、计划四个方面充分考虑。首先是制度,建立良好的数据管理规范是势在必行,要明确责任分工,通过制度来约束数据采集与报送,数据恢复与存储,数据整理与验收,数据的使用与输出,数据安全与保密环节;其次是数据安全,要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保障人员安全管理、信息设备安全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涉密信息设备保密管理等措施;再次是环境,结合数据采集,建立数据分析平台,具备对数据的还原恢复,清洗整理、存储能力。建立专用分析网络,为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保驾护航;最后是计划,要建立大数据审计计划管理机制,结合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大数据审计项目,针对不同计算机审计项目类别配置不同的计算机审计人员。
(2)采用多种大数据采集方式,获取有效的原始信息。一是数据库数据采集,针对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一般采用ETL(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工具、SQL编码、ETL工具与SQL编码结合三种方式;二是网络数据采集,根据采集的数据类型又可以分为互联网内容数据采集和网络日志采集两类;三是物联网数据采集,物联网终端设备的作用就是采集物联网数据,可能涉及对声音、光照、热度、电流、压力、位置、生物特征等各类数据的采集。
(3)数据预处理,是保证大数据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获得高质量的分析挖掘结果。大数据预处理技术可以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填补、平滑、合并、规格化以及一致性检查等操作,将杂乱无章的原始数据转化为相对单一且便于处理的结构类型,为后期的大数据分析挖掘奠定基础。大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转换以及数据规约四大部分。
3、在效能上见真章
(1)合理规划实施载体,编制有针对性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大数据审计综合分析,根据实施载体的不同,相应的审计工作分为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不以审计项目为载体的组织形式,选定主题组织团队开展工作。另外一种是以审计项目为载体,组织团队开展数据分析。
(2)构建四维“领域-政策-问题-资金”审计模型,开展审计项目。选定分析主题应从关注重点领域专题分析、重大事项跟踪审计、关切问题持续观测、重要资金实施监控这四个方面进行,然后依托这四个方面再进行划分。

“数据智能服务,让工作更简单!”是大山的使命,“做一家好的数据智能服务公司”是大山人持续追求的目标愿景!公司致力于以行业数据服务专家为基石,以数据智能工具创新为手段,深耕行业数据服务的痛点,实现让客户工作更简单的使命价值。目前公司已成功为财政、税务、审计、纪委、大数据局等行业的上百家客户提供了数据清洗治理、数据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控制、数据标准化咨询设计等数据智能服务。